想了解更多 歡迎撥打熱線
400-8322-918
“預算 15 萬裝完,最后花了 22 萬”“合同寫著‘全包’,施工中天天喊加錢”…… 裝修過的人,幾乎都有被 “坑” 的血淚史。尤其對第一次裝修的小白來說,從簽合同到完工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可能藏著看不見的陷阱,稍不注意就會被套路,多花幾萬冤枉錢。今天小易就跟大家拆解裝修中最容易踩的 3 大陷阱,附上行之有效的避坑方法,幫你守住錢包! 很多業(yè)主選裝修公司時,總被 “999 元 /㎡全包”“簽約立減 2 萬” 的低價活動吸引,可簽完合同才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 “優(yōu)惠” 全是套路。 成都業(yè)主李女士的經(jīng)歷很典型:她選了一家報價 12 萬的裝修公司,合同里只寫 “客廳吊頂”“廚房貼磚”,沒標注具體工藝和尺寸。施工時,裝修公司說 “二級吊頂要加錢”“大規(guī)格瓷磚鋪貼另收費”,僅這兩項就多花了 8000 元;更氣人的是,合同里寫 “垃圾清運包含在內(nèi)”,實際卻以 “清運點超 200 米” 為由,額外收取 1500 元短駁費。 這類合同陷阱的核心,就是利用 “信息差” 藏漏洞:要么模糊項目描述,比如 “墻面處理” 不寫鏟墻深度、刷漆遍數(shù);要么故意漏項,像鏟墻皮、水電點位、瓷磚碰角等基礎項目,壓根不寫進報價;還有的用 “周長乘高算面積”“按實際施工結算” 等模糊條款,為后續(xù)增項留足空間。 更黑心的是,有些裝修公司會在合同里埋下 “霸王條款”,比如 “項目變更需業(yè)主書面同意,否則加收 20% 手續(xù)費”,讓你想改方案都得花錢。 簽合同前,要求裝修公司把每個項目的 “工藝、材料、尺寸、單價、數(shù)量” 寫清楚,比如 “墻面處理:鏟至紅磚層 + 刷 2 遍界面劑 + 3 遍膩子 + 2 遍乳膠漆,單價 28 元 /㎡”; 拒絕 “按實際施工結算”,在補充條款里寫明 “增項金額不得超過預算的 5%,超出部分由裝修公司承擔”; 重點核對 “遺漏項目”,比如鏟墻皮、垃圾短駁、瓷磚碰角、水電開孔等,確保所有必要項目都列進報價; 不確定的話,找專業(yè)裝修監(jiān)理審核合同,別心疼幾百元監(jiān)理費,能幫你避開幾萬的坑。 “材料用的是一線品牌,環(huán)保達標”—— 這是裝修公司常掛在嘴邊的話,可實際用的材料,往往是 “名牌里的低端款”“貼牌假貨”,甚至是 “環(huán)保不達標產(chǎn)品”。杭州業(yè)主王先生就遇到過:合同寫 “實木地板”,施工時送來的卻是 “復合實木地板”,商家辯解 “復合實木也是實木的一種”;更糟的是,他選的 “環(huán)保乳膠漆”,刷完后房間甲醛超標 3 倍,檢測發(fā)現(xiàn)是小廠生產(chǎn)的仿冒品。 材料陷阱主要有 3 種: 一是 “品牌模糊化”,只寫 “某品牌瓷磚”“某品牌五金”,不注明型號和規(guī)格,實際用的是該品牌最低端、最便宜的產(chǎn)品; 二是 “以次充好”,比如用 “非標電線” 代替國標電線,用 “劣質(zhì)膩子” 冒充環(huán)保膩子,表面看不出來,住久了就會出現(xiàn)電線發(fā)熱、墻面開裂等問題; 三是 “偷換材料”,合同寫 “PPR 水管”,施工時換成 PVC 水管;合同寫 “實木顆粒板”,實際用 “密度板”,兩者價格差一倍,環(huán)保性更是天差地別。 材料清單必須 “寫全信息”,比如 “瓷磚:東鵬 XX 系列 800*800mm,型號 DP8012,單價 128 元 / 片”“水管:偉星 PPR 管,型號 S50,壁厚 2.8mm”; 材料進場時親自驗收,核對品牌、型號、規(guī)格,保留包裝和合格證,發(fā)現(xiàn)不符立即要求更換; 重點材料建議自己采購,比如瓷磚、地板、五金件,雖然麻煩,但能避免被 “以次充好”; 要求裝修公司提供材料環(huán)保檢測報告,尤其是乳膠漆、板材、膠粘劑,避免甲醛超標。 如果說合同和材料陷阱是 “明槍”,那施工中的增項就是 “暗箭”,往往在你沒察覺時,錢就花出去了。 北京業(yè)主趙先生的裝修經(jīng)歷堪稱 “踩坑合集”:水電報價 1.8 萬,完工后變成 3.2 萬,理由是 “點位多了 20 個”“布線要橫平豎直,多走了 10 米管”;瓦工階段又加錢,說 “地面找平要加厚到 3cm,補差價 5000 元”;定制衣柜選的 “19800 元套餐”,最后花了 3.5 萬,因為 “一門到頂要加錢”“抽屜超數(shù)量要加錢”“五金升級要加錢”。 水電階段:最容易超支,要么漏報點位(比如插座、開關數(shù)量),施工時說 “不夠用要加”;要么用 “橫平豎直布線” 代替 “點對點布線”,多走的管線全算錢;還有 “開孔費”“強弱電移位費”,往往不在報價里,開口就是幾百元一個; 瓦工階段:找平厚度、瓷磚規(guī)格是 “加價點”,合同寫 “找平 1.5cm”,實際說 “地面不平要加厚到 3cm”;貼大規(guī)格瓷磚(超過 800*800mm)、仿古磚、馬賽克,都會加收 “特殊鋪貼費”; 定制階段:套餐是 “坑王”,比如 “19800 元 20㎡定制”,實際含的是 “柜體 + 基礎五金”,柜門、抽屜、拉手、拉直器全要加錢;板材顏色、紋理有限制,選熱門款要加錢;甚至 “見光板”“頂封板” 這種細節(jié),也要額外收費。 水電施工前,和設計師確認所有點位(包括插座、開關、燈具、家電位置),寫進施工圖紙,避免漏報;布線要求 “點對點”,拒絕沒必要的 “橫平豎直”; 瓦工施工前,測量地面平整度,確定找平厚度,寫進施工單;明確瓷磚鋪貼費用,比如 “大規(guī)格瓷磚是否加收費用”“仿古磚鋪貼單價”; 定制家具別選 “低價套餐”,直接按 “投影面積 + 展開面積” 核算,明確包含 “柜體、柜門、基礎五金、抽屜數(shù)量”,超出部分的單價也要寫清楚; 施工中遇到增項,必須先簽 “增項確認單”,寫明項目、單價、總價,再讓工人施工,別相信 “口頭承諾”。 不貪低價:裝修公司不是慈善機構,低于市場價太多的報價,一定藏著增項陷阱; 合同寫死:所有承諾、項目、材料、費用,都要白紙黑字寫進合同,拒絕 “口頭約定”; 全程盯緊:材料進場驗收、關鍵節(jié)點(水電驗收、瓦工驗收、木工驗收)到場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整改。 裝修是件麻煩事,但只要提前做功課,避開這些陷阱,就能少花幾萬冤枉錢,住得更舒心。你在裝修時遇到過哪些坑?歡迎在評論區(qū)分享,幫更多人避坑!